close

古英語翻譯

「要成立一個維基百科的語言版本很堅苦,因為要看說話的活躍度翻譯」黃季平說,申請前要先設立一個「孵育場」,讓各族語的人在孵育場寫東西,充分該說話的條目內容。語言孵育到必然的活躍水平,並經美國維基總部認可後,才可正式上線,「要一直連結上彀寫作的活躍度。」

16個台灣原住民族中,建置了15個族語孵育場,因為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在國際間被認定是統一種說話,因此只有一個代碼,共用1個孵育場。今朝有3種說話進入活躍名單,包羅:泰雅語、撒奇萊雅語和阿美語,此中,泰雅語、撒奇萊雅語都有望成為台灣第1個正式列入維基百科說話列的說話。

「三年來跌跌撞撞」,黃季平說,過程當中碰到良多困難,因為會講、會寫的都是老人家,但不太會用3c產品,且維基有一種語法,對老年人來講很難題翻譯

為了編寫族語維基百科,原住民各族都動起來了。圖/政大原居民族研究中間提供
為了編寫族語維基百科,原居民各族都動起來了。圖/政大原居民族研究中心供給

政大原居民族研究中間主任、民族學系副教授黃季平默示,全世界南島語言有1200多個,目前只有28個南島說話擁有本身的維基百科。台灣本土說話中,客家話、閩南語都已正式進入維基百科,但至今並沒有台灣原住民語。她認為,台灣若要國際化、原居民族說話要有自立性,必需真正動起來、寫起來,而維基百科有機遇提供一個平台。

原居民族委員會於106年6月14日頒布實行「原住民族語言成長法」,確認原居民族語言為國度說話翻譯然而在年青人、學生經常利用的「維基百科」中,卻沒有列入原居民族語。

黃季平指出,七年前就開始想做族語維基百科,可是不得其門而入。直到103年履行教育部計畫時,找到台灣維基媒體協會協助,才瞭解本來要做族語維基沒那麼容易翻譯

台灣原居民語言來歲可望正式進入維基百科說話列翻譯受教育部委託,政大原居民族研究中間,設計活化族語的方案,首次測驗考試以原居民族語編寫網路平台「維基百科」的條目,目前有15個族語正在「孵育」中,包羅泰雅語、撒奇萊雅語都可望於2019年「孵」出第一個正式進入維基百科的說話列,讓原住民語與國際接軌。

政大原居民族研究中間自103年起履行教育部「原居民族語維基百科建置計畫」,利用族語百科多語種版本的特性,使得任何一個條目,都有機遇跟其余語種版本互相比力、補充,在其中的競爭、觀摩之間,促使說話獲得使用與提煉的機會翻譯



文章出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33759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772609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honpt20g3 的頭像
    anthonpt20g3

    anthonpt20g3@outlook.com

    anthonpt20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